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品读感悟课文,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2、初步领略古典诗词的意蕴,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品读感悟课文,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体会苏轼的情感变化过程。
教法学法:合作交流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即兴简笔画(月亮),看到圆圆的月亮,你想到了什么?(大玉盘、大银镜、团圆??)古代文人都喜欢以月亮为题材写出许多优秀的诗篇,你能说几句吗?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与月亮有关的文章(板题:但愿人长久)
3.齐读课题,说说你最想了解什么?(学生自主交流:①这句诗是谁写的?出自哪首词?②苏轼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怀
着怎样的心情写这首词的?③文中的词该怎样理解,表达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
二.品读感悟,学习新课
1.学习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读后汇报,师生交流:
生1:我读懂了苏轼是古代文学家,他去密州做官已有七年了。
生2:我读懂了在中秋之夜,万家团圆,品尝月饼,欣赏明月,可高兴了。师相机引导:可以用那些词来形容人们此时此刻的心情?(欢欢喜喜、兴高采烈??)
生3:我读懂了在这天晚上苏轼因思念弟弟心绪不宁。师相机引导:心绪不宁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心绪不宁说话吗?还能用那些词来形容此时相机引导:此刻苏轼的心情?(思绪万千、愁肠百结??)
生4:我读懂了苏轼和弟弟苏辙手足情深。师相机引导:①手足情深怎样理解?从哪句话可以体会到?读一读。②还可以用那些词来形容兄弟俩的感情深?(形影不离、非同一般??)
(3).指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读出苏轼对弟弟的思念,指名读,同学点评。)
2.情景扮演,学习4—6自然段。(学生扮演苏轼,老师扮演学生。)
(1)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师:苏老先生,您在遥远的他想思念弟弟,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点我很理解,可您又在“埋怨”谁呀?
②指名说一说,全班跟着一起埋怨起来。
③看图想象(利用多媒体课件):图上画的是何时何地?你在干什么?此时此刻,你在想什么?(生交流后归纳:月圆人不圆)
④指导读:学生练习读——指名读(点评)——齐读第四自然段。
(2)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①师:苏先生,后来你的心情变得宽慰了,还吟诵了一首千古名词,最后几行我已读了,还是不理解这几行词怎样表达你的宽慰的心情?请你给我解释一下,可以吗?
②学生自由朗读后两段。
③学生读后交流,指名点评,相互补充。(领悟真情留人间) ④重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⑤有感情的朗读第五、六自然段,体会作者宽慰的情感。
三、课堂小结
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1、中秋将至,小华的爸爸在西安打工,中秋节不能回来,
他心中很难过,你能代小华劝慰爸爸几句吗?
2、古人以月亮寄托自己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诗词还有很多,你知道的有哪些?课后再搜集一些,背一背。 板书设计:
2、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思念弟弟重亲情埋怨:月圆人不圆
宽慰:真情留人间通情达理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2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附《水调歌头》)
教学要点:
精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从而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意境;并相机进行美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演示课件:(皓月当空,万里无云的图片)
同学们,这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你能描绘一下图上的景色吗?
在月色如此美的中秋佳节,你们家通常是怎样渡过的呢?
2、引入:(课件出示图片)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文学家苏轼却心绪不宁。同学们,苏轼为什么在中秋之夜心绪不宁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2、3小节
1、同学们,你们读到了吗,苏轼为什么心绪不宁呢?
2、学生交流
根据交流重点抓“手足情深”“形影不离”“又有”等词的理解体会
a、你从哪里看出他们俩手足情深呢?(小时侯??)
b、你从“形影不离”这个词中能体会到什么呢?
c、“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从这句话中你又有什么体会,主要是从哪个词中体会到的?
3、指导朗读
结合学生的`交流,请他们读
你能读好么?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你会用朗读表现吗?
4、引说:
苏轼之所以会如此“心绪不宁”,是因为——(苏轼在思念着弟弟)是啊,苏轼跟弟弟——(手足情深),小时侯——??长大以后——??如今屈指算来——??怪不得苏轼会这样——(思念弟弟呢!)
1 / 4
三、学习课文第4节
1、过渡:(演示课件:课文插图)
瞧,月亮渐渐西沉,抬头望月,月光如水,它还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这是多么美的夜晚呀!同学们,在这样的夜晚,你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可是在月色这么美丽的中秋节晚上,苏轼躺在床上,心里不禁埋怨起来了。你们想知道苏老先生为什么“埋怨”,究竟“埋怨”谁吗?
2、指名朗读
指导看图
同学们,这时候的苏轼神情怎样?(眼睁睁)
那圆圆的明亮的月亮,好美,可是他眼睁睁地望着,会觉得怎样?用你的朗读来回答吧。指导读好“偏偏”一词。
3、交流讨论
点击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指导看图。
师:同学们,看,明月当头,月光如水,景色如此美丽,这个躺在床上的人如果就是你。那你现在是身在异乡,与亲人朋友已分别多年,这时,你看着月亮会想些什么?自言自语说些什么呢?
4、配乐朗读
是呀,在月亮这么圆这么明的中秋之夜,苏轼却见不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弟弟,心里是多么不好受呀!耳畔传来忧伤的乐曲,更增添了苏东坡的思念之情,感伤之情。
指名朗读,齐读
四、自由朗读5、6小节
1、过渡:苏轼这么无奈这么惆怅,后来为什么又宽慰了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书
2、交流讨论
(1)用自己的话再来说说第一句的意思
(重点理解“悲”“欢”“离”“合”,“隐”“现”“圆”“缺”的意思)
(2)“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3)他还想到了什么呢?指名读第二句
联系上文说说
3、想到这里,苏轼的心里就感到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课件出示)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学生跟着老师读(师生共读)
4、指名读,问:你们想了解这五行词的意思吗?课文已经告诉我们了,自己找找吧,看哪位聪明的同学最先找到。
5、指名再读意思
问:这意思你们都读懂了吗?
指名读意思
6、出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你们能找到这句话的意思吗?指名说
你能联系上文说说你的理解,体会吗?
7、出示词文,师范读
8、指名生读,提示:低声吟诵
五、总结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3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三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苏轼的《水调歌头》。
2、高出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5、6自然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弟弟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苏轼“宽慰”的心情和他豁达开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看美图,欣赏歌曲《但愿人长久》。
2、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就在这月圆之夜,因思念自己的弟弟而写下了这首《水调歌头》。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首词作,以及它的创作过程。(板书:但愿人长久)
3、交流关于苏轼的情况。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勾画生字、词。
3、课件出示生字词。教师范读,学生练习:读准、读好。
4、学生默读课文,组织讨论每自然段主要内容。
(1)教师引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时间、地点、人物)
(2)指名读第2自然段,并在讨论中了解这段内容。(板书: 思念)
(3)中秋之夜,苏轼为何会如此思念弟弟呢?指名读第3自然段,并讨论本节的主要内容。
(4)真是手足情深,苏轼后来是怎样度过这个夜晚的呢?指名读第4自然段,并通过讨论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板书:埋怨)
(5)苏轼转念又想??指名读第5自然段,并通过讨论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板书:宽慰)
(6)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全班齐读第6自然段。
(7)组织学生默读课文,并根据板书,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精度感悟
1、指导读2、3自然段,感悟“思念”。
(1)理解“皓月当空”。
(2)家家户户热闹非凡,触景生情。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家过中秋节的情景。并引入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手足情探,分别已久。
2、自主学习第4自然段,感悟“埋怨”。
(1)过渡:面对明月,苏轼思念弟弟的情感日益强烈。月亮渐渐西沉,在深深的思念之中,抬头看着这明月,作者又滋生出另一种情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文章内涵。
(2)组织交流:理解“眼睁睁”一词在文中的意思。(看着这轮皎洁的圊月,自己却没有办法和弟弟相聚,一种无奈和惆怅之情油然而生。)
观察文中插图,在这样的月夜,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
明白省略号的意思,想想他还会说些什么?
如:想当初,我和弟弟形影不离,手足情深,可如今,却天各一方,无法相聚。
虽然面对同一轮圆月,可我们却天各一方,彼此分离。7年了,我多么想在这团聚的时刻和我的弟弟举杯同饮呀!
(3)指导朗读
3、小组合作学习第五、六自然段,感悟“宽慰”。
(1)作者后来却改变了想法,读读课文第五、六自然段中作者的想法,说说你对苏轼的想法是怎么理解的?
(2)组织交流
引导学生找找文中的几组反义词,体会“十全十美”的意思。
(3)自由读读苏轼写下的词,联系第5自然段,理解词的意思。
(在交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尝试配乐朗读)
(四)课堂总结
1、分享自己的收获。
2、这首词中,有两句被人们千古传诵,并表达了美好的祝愿。你知道是哪两句吗?
3、在哪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对他们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圆之际,还有许多人因为工作等原因漂泊他乡,不能与亲人团聚时。
(五)拓展延伸
搜集“咏月”的诗词名句,下次课举办一次以“咏月”为主题的诗词交流会。
四、板书设计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4
《但愿人长久》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辄、埋”等 3个生字,会写“管、尝”等
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5、6
自然段。
3、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课生字词。
2、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
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
课时: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
2、 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引出中秋的有来。 谈话:中秋节即月圆人团圆,因此古代的文人骚客都喜欢
用月亮来寄托对亲人、故乡的思念,例如《静月思》(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一个大诗人在中秋月圆之夜思念弟弟而写下的一首歌。
3、
4、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1)标注自然段,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找出表现作者心理变化的词语,并找出原因。
2、检查:
(1)生字注音组词;
(2)教师正音领读;
(3)生字描红,指导书写;
(4)分组朗读课文;
(5)回答问题:
a:心绪不宁——思念弟弟
b:埋怨——-月圆人不圆
c:宽慰——此事古难全
3、抄写诗词:《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蝉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播放音乐《水调歌头》勾起回忆。
二.部分理解,感悟文本
1、师引读第1段:故时候……派往密州去做官。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些什么呢?(时间、地点、人物、身份)
第一段告诉了我们这些信息,有时间、地点、人物,那发生了什么事呢?(他在中秋月圆之夜思念弟弟,并写下一首千古流传的诗歌)上节课读了全文,我们找出他的心情发生了三次变化,分别是怎样的呢(板书),导致他发生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这节课我们就按照这条心理变化线去细细探究一下。
2、最先开始苏轼的心理是怎样的?
(1)理解“心绪不宁”
(2)为什么会心绪不宁?指名读第2段,结合语境理解苏轼中秋更加思念弟弟
3、中秋佳节,苏轼因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可见他与弟弟的感情怎么样?从哪儿可以证明呢?(让学生独自完成)
(1)自读第3段,画出表现苏轼与弟弟感情深厚的句子。
(2)理解词语“情同手足”、“形影不离”并造句。
(3)小时候如此亲密,长大后??,分析“却”“各奔东西”“屈指”“七个年头”。
4、感情如此深厚的兄弟分开了七年,当然思念了,更何况到了一个团聚的佳节——中秋节。别人都在全家团聚欢欢喜喜的过节,吃瓜赏月,在此情景的衬托下,作者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因思念“心绪不宁”。
3、作者“心绪不宁”当然就睡不着了,他眼睁睁地望着“导读第4段”,分析:
(1)望着皎洁的圆月,苏轼的心理怎样?
(2)理解“埋怨”
(3)他埋怨什么?
(4)“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a.“无情的月亮”,月亮有感情吗?为什么这样说?(学生回答)
b.反问句→陈述句
c.抓住段后“省略号”想象一下作者还埋怨了些什么?
4、“埋怨有什么用呢?作者的满腔思念还是的不到抒发,他是不是就这样陷入长恨之中呢?不是,没有从哪看出来的?自由读第5段并思考:
(1)指名学生说
(2)分析:
a.“转念”是什么意思?(转变想法,换个角度和方
式思考问题)
b.“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
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找出四组反义词
理解十全十美
(3)他转变角度想问题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引读最后一句“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提问:从这句话中你可以读出什么?可以看出苏轼是个什么样的人?
5、苏轼的确不是凡人,他懂得转换角度看问题,从怅恨中解脱出来,张扬出一种豁达大度、热爱人生的积极向上的情怀,想到这里,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将对弟弟的思念化作一首词,吟诵起来。齐读《水调歌头》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诗人苏轼通过这首词来宣泄对弟弟的满腔思念,那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最后几句诗是什么意思?能不能在课文中找出
句子来解释它?
6..配乐朗读
三.小结:
1.学完了全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苏轼和他的弟弟感情真的很深/苏轼真是一个胸襟宽广的人)
2.诗人满怀愁绪写下的这首词中,有两句被后人千古传诵,并表达了美好的祝愿,你们知道是哪两句吗?能不能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他的意思?(课后习题4)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4-6自然段
2 .完成本课的课程指导练习
五.板书设计:
2.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思念弟弟
埋怨月圆人不圆
宽慰此事古难全
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