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反思

温度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4-07-16 10:45:55
温度的教学反思

温度的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温度的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温度的教学反思1

7月3号,我给市级骨干上了一节数学课。这节课是四年级上册教材(北师大版)第七单第一节课的内容《温度》。下面,我就这节课,我想说一说自已的感想。这节课我共分为四个环节。

一、感知温度。

让学生感受到温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个环节上,我创设了“两瓶水”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冷和热——感知温度,从而导入本题。

二、了解零上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会找温度。

这个环节,我也是从生活中的温度出发,以“冰箱窗口上的温度数据”引入,让学生会读温度,知道零上、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和写法。进而介绍温度计、0度的教学。在这环节上,我第一次上课时,并不是这样设计的。经过教研员们的指导,让我体会到,温度来自于生活,应该从学生的生活中出发,去寻找温度。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其实温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处处存在。

三、比较温度,感受学习负数的必要性

这个环节,是最让我头疼的。尝试了多种方法,效果不是特别的好。由于是三年级的孩子,我们对他们的要求还不要过高。必竞还差半年多呢?所以,我就先出示两组温度,一组零上,一组零下,通过标温度,然后,小组合作,讨论,怎样比较零下和零下的温度。在这个环节上,教研员们都给我提供了宝贵的意见。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学会了怎样比较温度。能够掌握了比较温度的一些规律。其实,在这个环节上,教研员还给了我一些建议。出示:两个零上的温度,两个零下的温度,0度,大胆放开,让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发现温度之间存在的规律。但是我发现三年级的孩子的能力还没有达到这一点。所以,没有大胆的去尝试。最后我选择了放弃。有机会真想尝试一下。

四、观察地图,总结南北、东西的温度存在着什么样的规律。

在这一环节上,让学生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了解我国的天气情况,渗透了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

温度的教学反思2

本节课是从每天都接触的气温中了解生活中正、负数的表示方法。由于学生刚刚接触负数,所以必须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认读和比较,避免过早地研究抽象的数学概念,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正负数打好基础,所以本节课教学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结合温度,初步了解负数的意义

我首先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关于天气情况的信息,学生大多收集的是各个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由此知道学生对温度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的面比较窄。所以接下来的教学我通过北京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让学生认读温度计。

在认读温度计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既有比0还高的温度,也有比0还低的温度,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零下的温度如何记录?负数自然而然引入课堂,这样使学习的难度降低,而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讲解,老师作了如下小结:-2℃中,“-”在这里表示零下的温度,我们一般称它为“负号”,前面带“-”的数称作负数。读作负2摄氏度或零下2摄氏度。学生有种豁然贯通的感觉,写法、读法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接着让学生收集信息,在温度计上表示温度,通过学生的操作、练习与反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温度计上表示零上和零下温度,操作性强,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观察、讨论、判断,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明确感悟到:“以前学的数只能够表示零上温度或零度。而我们刚认识的-2℃、-5℃、-20℃等可以表示零下的温度。”

二、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正负数的大小

在比较两个温度高低的时候,我让学业生借助温度计、具体情境及与0℃比较等方法比较不同温度,特别是两个零下温度,让学生感受到比较两个零下的温度的高低,先分别与0℃比较,看哪一个温度比0℃低得多,哪个温度就低。在学会比较温度的同时,感受正负数的大小,有些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经验,比如到外地时碰到的下雪等情况,这样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同时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到以学生为本,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整节课看似波澜不惊,却也安排紧凑,让学生有所悟有所学。而我自己在教学的过程反馈在温度计上表示温度时安排得过于宽松,以致后面的比较显得比较苍促,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努力避免这种现象再出现。

温度的教学反思3

《温度》一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的起始课。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同时能够进行正确地读、写。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通过教学,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习“温度中的数学问题”是为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意义做铺垫。

《课标》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知识只有是来自于生活中的才会有灵性和活力。但生活中的数学往往只出现其最后的结果,而隐藏其本质的属性,因此,要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将生活化常识转变为数学化知识,挖掘其数学本质。本课力图从温度中的正、负数入手,借助温度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正负数的意义,为下一节课进一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奠定基础。

1、从直观到抽象,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时获得发展的时期。中高年级的学生虽然抽象逻辑思维获得较大的发展,但学生一般还不能完全依靠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思考,往往还需要具体的形象思维的支持。

在突破本课难点――比较零下温度的高低之前,就借助了具体形象的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来帮助学生理解温度的高低。

在我和学生一同认识了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之后,将教材上呈现的两个温度计上的温度成为比较温度高低的很好的切入口,有的学生借助了温度计上水银柱的高低来直观形象的辨别温度的高低,有的对温度高低的判断有了比较抽象的想法。

2、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更何况现在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小学生。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这一情况,对教材进行了设计,在活动中尽量让学生动手实践,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教师讲的过多,还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由于时间的关系,一部分学生没有真正体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整节课中学生的积极性是挺高的,但主动性还不够,好多东西都需要老师提醒、点拔以后才能说出,这同时也表明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有待培养。

温度的教学反思4

本课是本学期的第一课,也是学生再次经历 ……此处隐藏7398个字……温、冷水,准备的热水、温水的温差不大,学生同时将食指放入热水、温水中5秒钟,再同时放入冷水中,两手指的感觉相差就不大,显然就没有达到教学的要求。当让学生连续测热水温度变化的时候,因为倒的热水时间长了,学生反映热水不热了,这时才给每个试验桌上加热水,因此耽误了一些时间而影响了课的进程,浪费了时间。

三、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课堂上乱动器材,实验中不按要求去做。这与学生没有实验室,学生做的实验少有关系,没有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验中浪费了一些时间,这也是导致预设的教学内容没有进行完的原因之一。我的建议,建立实验室,配备专职实验管理员,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验环境,多做试验,形成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温度的教学反思13

我执教的《温度》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一课时,目标是利用温度的情境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借助温度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正负数的意义,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同时能够进行正确地读、写;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教材创设了从天气预报中获取信息的情境,目的是激活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各地的气温,发现零度以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再通过读、写零下温度,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体会负数、负号的特征,从而初步的感受和理解负数。

当学生第一次接触负数,要建立负数的概念不太容易,但负数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那么遥远与陌生。所有的学生都收看或收听过天气预报,对零下温度也有一定的认识,但这样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生活化的基础之上。生活化并非数学化,因此,这节课就是要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将生活化常识转变为数学化知识。在这一进程中,学生学习难免会遇到困难,教师要为学生学习搭建阶梯。

在设计时我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每天都接触的温度这一主题,引入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从观察温度计上水银柱的高低帮助学生理解温度的高低,体会温度高低比较的方法;在学习如何比较零下温度的高低时,从两个零上温度的比较开始,逐步过渡到两个零下温度的比较,由易到难,渐进突破。

在比较零下温度的高低之前,我就借助了具体形象的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来帮助学生理解温度的高低。认识了温度计之后,我先让学生比较两个零上温度,再比较二个温度计上的零下温度,学生借助了温度计上水银柱的高低来直观形象的辨别温度的高低,最后抽象比较-5℃和-20℃的高低,使学生对温度高低的判断有了比较抽象的想法,很好地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将学习的坡度降到学生易于掌握的程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另外德育教育也是我们教学中的一部分。由祖国南边的海南,讲到北边的哈尔滨,首都北京,西南的拉萨等重要城市的温度,无不让学生体会祖国的博大,增强民族自信心,爱国心。

温度的教学反思14

1.本节课让学生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方法,以及热的水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会下降到和周围环境一样的温度。

2.在测量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时,实验数据学生能很轻松的得到,本实验也不是很难,但如何分析数据得到我们需要的知识这一问题还需重点加强。这涉及到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老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学会整理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的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总之科学课上,动手和动脑是并存的,而学生现在很多往往是分开的,特别是四年级的学生,看到新奇的、好玩的仪器时往往管不住自己的手,一动手之后,只关注一些现象,哪怕是与生活中相违背的现象,学生们也不去思考,这样就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今后值得去思考的问题:怎样在动手的同时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自主、合作探究。

温度的教学反思15

遭遇了一个迟到的春天,不能种花也不能养蚕,只好匆忙中将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提前,于是让我遇到了教的最最不顺手的一个单元。因为教的不顺手,所以倒引起了我对教材更多的关注,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教材安排上有一些问题。

其一,第一课《温度与温度计》安排了两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通过学生用手指感知水的冷热,引出“要准确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要使用温度计”。第二部分从认识温度计到了解摄氏温度的读和写,最后以温度计读数时的正确姿势来结束。这一课因为学生动手实践的活动不多,时间上显得比较充裕。可是第二课《测量水的温度》的情况就不一样了。第二课的内容安排包括认识各种不同用途和样式的温度计、学习测量水温的办一个法、实际操作学习测量自来水、温水、烫手的热水和热水瓶里的热水的温度、连续测量上述四种水在10分钟内水温的变化。其实这里还隐含了上节课的一项教学关于温度计的度数如何读取的内容。这样看来,第二课的教学内容就显得有些多。另外,从内容衔接上来说,我也觉得应该是从认识温度计的种类和学习定实际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放在一课,而要将连续测量四杯水的温度和关于温度和热量的知识放在第二课才比较合理,时间上也避免了前松后紧的情况。

其二,第五课《水珠从哪里来》,教材中安排了这样一段话“我们生活中见过类似的现象吗?根据我们生活中的经验分析,这些假设合理吗?”,教材的本意一定是想让学生认识到装有冰块的玻璃杯壁上产生的小水珠与里面的冰块有关系,这样才好引出下面的对比试验“拿两只相同的玻璃杯,其中一只杯里装上自来水,一只杯里什么也不加,静静地放在桌子上。隔几分钟后,观察两个玻璃杯的外壁上是否也会出现小水珠”。很显然,这两只玻璃杯的外壁上都不可能形成小水珠。加满水的玻璃杯外壁没有出现小水珠,说明玻璃杯不渗水;“空”玻璃杯的外壁上也没有出现小水珠,而装满冰的玻璃杯外壁上却有小水珠,说明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与杯内的冰有关系。

这本来没问题,问题就出在了前面的那两个问句,学生们可以想起很多产生小水珠的情况,比方说浴室的墙上、烧饭的锅盖上,都和冰没多大关系!一味的引导学生认为,小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总觉得有些牵强,也容易误导了学生。还有“水蒸气”在上个学期《水》这课中和学生简单交代了一下,让学生知道水的气体状态是水蒸气而已,学生对水蒸气根本没什么概念,所以在这一课想让学生做出关于小水珠的形成与水蒸气有关系,确实有些困难啦!更何况还要回答出“水蒸气从哪里来?水蒸气能变成水吗?是什么使水蒸气的状态发生了变化?”这样的有一定深度的问题真的有些难为学生了。第六课《水和水蒸气》一课又从水的蒸发说起,总显得有些倒了,倒不如把第六课《水和水蒸气》放到第五课的前面更合理一些。

所以个人以为,本单元比较合理一些的安排应该是第一课《温度和温度计》,第二课《连续测量水的温度》,第六课《水和水蒸气》,第五课《水珠从哪里来》,第三课《水结冰了》,第四课《冰融化了》,第七课《水的三态变化》。

其三,作为本单元的总结课第七课《水的三态变化》,总有说不清楚的感觉。关于云、雾、露、霜、雪由什么变化而来的,恐怕不是课本中一句“根据观察的现象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云、雾、露、霜、雪是由什么变化而来的”可以解决的,在前几课一点铺垫的情况下,要学生总结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真是有些困难。

《温度的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